Sunday, August 8, 2010

很会把脉的冯导

墙内地址http://www.jdxyw.com/?p=1043

我没看过《唐山大地震》,也不打算去看,理由与我不看《南京!南京!》是一个样的。我认为,现阶段能够在中国大陆院线上映的这类片子,既没有商业上的观看价值,也不具有艺术上的观赏价值,特别不具有的是历史价值和真实事件的反映。这里的一切,完全处于我的臆断猜想。

冯小刚很会把脉,很会把中国观众的脉,一把一个准。冯导从一开始就走群众路线,这一选择,奠定了他后面数十年的职业发展道路。现在回头看他走的这一条路,确实是很受中国观众喜欢,很喜闻乐见的一条路。从早期的《编辑部的故事》《北京人在纽约》到后面的一系列的贺岁档的电影,他一直在走群众路线,在群众中打滚,与群众打成一片。这些片子的特点,一个字,“贫”,北京人特有的那种贫,作为铁打的葛大爷,流水的美女,葛优很好的将冯导的意图表现了出来,将相声这门语言艺术成功的搬上了大银幕,将这独有的说学逗唱的艺术在银幕上发扬光大。而苦于没有宣泄情感的观众,也在这一幕幕喜剧中找寻到了让“老百姓今儿真高兴”的理由,开怀大笑一番,通体舒畅。这样其实很好,我花点钱,你给我点乐子,很好很健康。冯导拍的都是小人物,而这些小人物都有一个特点,就是“混”,混日子的混。很多事情,你认真了,上头就要跟你认真了,你要是不认真了,上头也要跟你认真了,这样下来,只好混了。混,其实是一个很高的境界,冯导将这一境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与王朔一样,他们都在用调侃,嬉笑怒骂,玩世不恭来应对这一荒诞的世界,来面对这一荒唐的人生。精彩的生活,就在这一幕幕荒唐的开始与结束中轮回上演。你获得了快乐,冯导获得了票房,双赢。

与张艺谋,陈凯歌不同,冯小刚也许从一开始就压根不想走他们这一条道路。对于他来说,可能票房比奖项来的更为重要,等到他能够一年有10亿票房的时候,他可以用纯金建造十个小金人摆在家里玩。本来嘛,商业电影,为什么要赋予它超出商业电影之外的意义,人家根本就不想这些意义,何必强加给人?冯导和媒体的关系一向不好,在众多影评人的评价中也不好,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,也不妨碍观众继续掏钱看他的电影,因为冯导从一开始就掐着观众的脉了,毕竟观众才是衣食父母。观众花钱进电影院,要么寻求欢乐,要么寻求感动,你拍个《英雄》和《无极》到底想给观众什么?冯导让大家都不要装,这是对的,这是一个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日子。这是一个人们纷纷的往自己身上贴标签拍裸照的年代,装,就不好了。

冯导给了观众很多年的欢乐了,现在他想给观众来一点点感动了,这也许将会是他事业的第二春。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个最坏的时代,坏的你都不知道哪坏的时代。你憋屈,郁闷,欢乐已经无法让你释放你的情绪,冯导为你开了另外的一扇门,你不是快乐不了吗?好,我就让你感动。这两年,中华大地哀嚎不断,惨绝人寰的事件一出接着一出,指不定那天就祸从天上降,是时候给你点感动了。《集结号》算是冯导的试试水温的作品,反响一如既往的好。那么来点大感动的,纵观100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,有很多惨绝人寰的事件,一定可以让观众哭成木乃伊。可这有个选题的问题。冯导不仅会掐观众的脉,也会掐广电总局的脉。人祸不能拍,拍太久以前的,观众没有共鸣,拍太近的,×××××××(此处省略多字)。南京大屠杀被陆川抢先了,98洪水也拍过了,拍汶川,玉树或是王家岭,只会招来骂声一片。唐山大地震就脱颖而出。虽然大事件的背景定了,主体旋律还是需要定下来的。略读历史的人知道,唐山大地震的史料如果深挖的话,将会不堪入目,冯导这么聪明的一个人,绝不会干这中傻事。最安全的题材就是很狗血的亲情了,绝对百发百中。这么大的灾难面前,肯定有妻离子散,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。而这一题材,安全而又有效,既能反映地震的惨烈,又有一个很正确的主题,观众还能买账,冯导的小算盘打的太好了。唐山大地震,说到底只是一个托而已。

那些说冯导是赚国难财的人,脑子应该还没有花生大,国难财有这么赚的么?家里没有《辞海》查查看什么叫国难财吗?有些人说冯导是在揭中华民族的伤疤,这是一句褒义还是贬义的句子?在我看来,这是一句无上荣光的评价,冯小刚还没有闲的那么蛋疼去截什么伤疤。他要是真揭了伤疤,明天就会有人揭了他的皮。

在我写本文的时候,票房似乎已经过了5亿。当观众在电影院里面泪眼婆娑的时候,真希望冯导能用四川话说一句,“龟儿子,这次装大发了。”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